近日,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总结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发展实际,与时俱进滚动完善、持续提升我市“20+8”产业集群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瞄准高端高质高新,锁定更高发展目标
“20+8”产业集群行动自2022年6月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5万亿元、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8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18万亿元,蝉联全国城市“双第一”。“20+8”产业集群已成为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并逐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4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超过1.5万亿元、增长7%以上。升级版的“20+8”产业集群锁定了更高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在“20+8”产业集群1.0版本基础上,继续向新兴产业拓“增量”,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6万亿元,同时,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4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八大重点任务,分类推进精准施策
《实施方案》提出,科学把握产业集群差异化、阶段性发展特征,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加速培育、促进发展。重点部署了动态调整集群门类、分类推进培育发展、优化调整重点方向、统筹各区错位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服务供给体系和积极拓展应用场景等八大任务。
一是在1.0版本基础上动态调整集群门类。2.0版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中的人工智能升格单列为1个产业集群,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3个产业集群合并为高端装备与仪器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调整为机器人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调整为高性能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为战略重点、优势拓展、基础支撑、综合提升四类,分类施策,精准培育,针对性配置不同资源,进一步巩固优势领域、锻造中坚力量、补齐短板弱项。未来产业则新增智能机器人产业和前沿新材料产业,区块链产业并入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产业调整为光载信息产业,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调整为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同时结合产业发展成熟度,着力推动合成生物、光载信息等4个未来产业,5至10年内产业规模实现倍数级增长;推动脑科学与脑机工程、深地深海等4个未来产业,10至15年内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二是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2.0版本的“20+8”产业集群加大力度重点鼓励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布局,加强基础工艺等制造基础布局,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新产品导入中心等。同时,围绕供应链、质量基础设施、出海、展会、品牌、标准等环节,持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制定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在重大项目中的规模化应用。
三是科学布局统筹发展。《实施方案》强调,根据发展所需、各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带动能力,合理规划各产业集群的重点布局区和各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20+8”产业集群布局聚焦,科学落位。原则上每个产业集群控制在3—5个区布局,其中细分领域较多的产业集群可适当增加布局区;每个区重点发展3—5个产业集群。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由市级层面结合实际统筹布局。
建立四大工作机制,市区协同全面推进
一是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在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建立市、区两级统筹协调推进机制,负责统筹协调、产业研判、“双招双引”、企业服务、调度评估等工作。
二是加强市区工作联动。按照“市级汇集资源、区级抓好落地”的总体思路,健全市、区工作联动机制。
三是完善工作支撑体系。聚焦发展核心要素,通过绘制产业图谱、强化投融咨询、加大资金支持、加强调度评估等,多措并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空间供给保障。开展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土地整备实施规划与行动计划,授牌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善、运营管理高效的特色产业园区。
《实施方案》彰显了深圳以创新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信心,将为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