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当前位置:政策资讯 - 《福田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福田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1-26
浏览量:1176

《福田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前 言

  2016 年,《G20 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 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 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 动”,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世界各国围绕数字科技 进行抢占制高点的竞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特别 是在此次全球抗击疫情中,数字经济韧性“补位”,在支撑经济和保障民生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后疫情时 代,数字经济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优选项”。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工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以数字科技为支撑的“新基建、新消费、新科技、新制造”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正加快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国家、省、市的政策指引下,“十三五”以来,福田 区数字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福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十四五”时期是福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福田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为福田建设“三大新引擎”、发展 “三大产业”、实现“三大定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确保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福田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增速、效益均稳步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取得积极成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福田争创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的基础和条件愈加稳固。

  1.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19 年,福田区数字经济产业实现增加值 194.81 亿元, 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4.3%。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9%,增速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0.7 个百分点。截至2019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共 709 家,占全市数 字经济企业总数的 20.9%,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 14.8%,企业数量较 2018 年增长超 200 家,覆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零售业等领域,增长态势良好。

  2. 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

  牢固把握产业优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 产业深度融合。金融业数字化创新活跃,成立福田区供应链 科技金融协会,发布全国首个地方政府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 意见,编制发布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数,设立香蜜湖科技创新奖,引进首个金融科技加速器——平安云加速器,吸引招商 金科、中信网安、百行征信、央行金融科技研究院等金融市 场重要基础设施和系统性重要机构落户,推动首个大湾区金 融科技空间载体——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落地,金融科技企 业培育、孵化、成长的生态体系基本成型。“文化+科技”融 合发展效果凸显,建成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启动粤 港澳大湾区数字文化创新服务中心福田工作站,引进游戏陀 螺、白鲸出海、蜂窝互娱等一批互联网文创企业入驻。零售 业数字化转型成就突出,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深圳)智慧零 售大会,重点引进新零售创新型企业落地及辅助传统商业企 业转型,涌现出人脸智慧时尚店、无人便利店、超级物种等 零售新业态、新物种,2019 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额791.16 亿元,是“十二五”末的 3.7 倍。智慧物流快速崛起,货拉拉、怡亚通等物流企业纷纷强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和 设备的研发应用,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 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物流雏形初现。商务服务、 会展业等特色服务业加速与数字技术融合,智能化、数字化 水平均处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3. 数字产业化步伐加快

  数字产业发展动能强劲,规模不断壮大,实力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优势突出,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 推动形成了涵盖 5G 研发及应用、芯片设计与研发、金融科技研发及应用、高端现代服务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全产业链, 成功引进未来通信高端器件创新中心、深圳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粤港澳 5G 和新一代无线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先进项目。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明显,2019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62.99 亿元、466.91 亿元, 比“十二五”末分别增加 135%、209%。连续举办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培育了平安科技、汇顶科技、大数云房网络、银之杰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总体平稳, 2019 年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 836.63 亿元,比 2015 年增长 6.7%。积极布局大数据产业,大数据技术已经在金融、电商、互联网、农业、健康医疗等领域深入应用,并逐渐形成规模。

  4. 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增强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全力部署 5G 基础设施,在全市率先实现 5G 信号全覆盖,华强北建成全国首个 5G 生活体验街区。推动多功能智能杆建设,联合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积极推动存量杆塔改造试点项目,完成侨香路、华强北、福田中心区等多功能智能杆项目移交运营工作。积极部署物联网基站,实现窄带物联网(NB-IoT)全覆盖。超前布局未来网络,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落地,成功引进省重点项目“广东省南方量子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落地。 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设施,完成全国唯一具备专利、商标、版权功能的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设,引进万国等企业数据中心,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


  (二)存在问题

  尽管福田区数字经济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数字经济体量、对经济拉动作用、领军企业数量等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同时,在数字经济产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数据开发、 发展环境、人才供给、治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持续增长动能不强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乏力,福田区部分传统行业正处于 转型升级瓶颈期,一些中小型企业内部信息化基础较差,应 用数字技术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 进空间。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和支撑能力有待提高, 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低 1.6 个百分点。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优势不突出,缺少如腾讯、华为、 中兴、大疆、柔宇等兼具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引领力的行业龙 头企业,行业集聚力及行业话语权相对缺乏。

  2. 要素价值挖掘不够

  福田区已汇集了经济领域、公共安全、民生服务、城市交通、舆情监督、生态环保等海量数据资源,但目前数据仅 用于统计分析和政府管理等方面,数据市场交易渠道不畅通、 数据价值判断无依据、数据权属权益不确定等问题导致数据增值利用效果发挥不充分不完全,数据资源交易流通生态有待建立。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仍需提高,虽然福田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起步较早,但是受多级财政、垂直业务管理等影响,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的全方位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制尚不完善。

  3. 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数字经济统计体系不完善,现采用的统计口径和产业分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科技应用所衍生的免费服务、自助服务、分享经济等所创造的增加值未被全覆盖,导致数字经济体量被低估。同时,当前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更多关注市 场和商品及服务的价格,而数字经济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等经济形态,是一种基于新生产要素、新基础设施和新生产力之上的新的生产关系,传统的测算体系已不完全适应数字经济特点。此外,数据安全保护风险加大,互联网平台汇聚了海量用户数据,数据价值不断提升,用户个人信息泄漏和非法利用、数据非法跨境流动等风险不断增大。不规范经营问题凸显,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新业态准入门槛较低,经营者良莠不齐,网络售假、不正当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

  4. 智力资源存在短缺

  数字经济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对人才依赖程度较高, 目前福田区人才供给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政府部 门和相关企业急需既懂数字技术又懂相关业务知识、既有互 联网思维又理解传统产业痛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辖区内高等 教育资源紧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会企业协同育人等 人才培育模式探索不足,人才培养投资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 不充分等因素成为人才培育供给的主要问题。


  (三)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福田区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及先行示范区下的典范城区,须 准确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先行先试,率先作为,全 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 国家和深圳关于数字经济战略布局

  国务院于 2020 年 3 月 20 日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标志着“数据”首次被列为生产要素之一。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三大目标,确立“推进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组织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 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突破数字化转型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数字化转型金融供给”五项工作举措。深圳市政府于 2021 年 1 月 5 日印发《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到 2025 年,深圳将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智能体,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 城市典范”。未来,全市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应用市场,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产业生态,发展数字生产力,着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 持续引领产业迭代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2. 世界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概况

  美国是全球最早布局数字经济的国家,20 世纪 90 年代就启动了“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实现 繁荣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英国是最早出台数字经济政策的国家,2009 年发布《数字英国》计划,是数字化战略首次以国家顶层设计的形式出现。随后不断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创新 发展,增强网络安全与治理能力,以“数字政府即平台”理念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德国积极践行“工业 4.0”,不断升级高科技创新战略,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 数字经济竞争力。日本政府早在 2001 年就提出《e-Japan 战略》,随后又相继发布《u-Japan》《i-Japan》《ICT 成长战略》《智能日本ICT 战略》等,使数字经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各阶段发展有章可循。并从 2013 年开始致力于建设“超智能社会”。相比之下,多数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才开始着手布局相关战略。2015 年印度推出“数字印度”计划, 主要包括普及宽带上网、建立全国数据中心和促进电子政务三个方面。2016 年巴西颁布《国家科技创新战略(2016-2019 年)》,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明确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 11个领域。2017 年俄罗斯将数字经济列入《俄联邦 2018-2025年主要战略发展方向目录》,编制完成《俄联邦数字经济规 划》,于 2018 年进入实施阶段,借助数字经济提升生产运营各环节效率。

  3. 我国典型城区数字经济发展经验

  北京市——以创新资源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北京依托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生态, 成为数字经济的制高地。一是打造数字产业化的创新策源地。 在创新资源方面,北京市研发投入远高于其他地区,高端研发资源、创新人才、学术环境优势突出。在产业集群方面, 北京市拥有全国近一半的独角兽企业,在人工智能、区块链、 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具有极强的发展优势。二是打造产业数字化的方案输出地。

  在农业领域,依托物联网、北斗导航、智能设备在农业中的 应用经验,持续输出农业数字化方案。建成农业智能装备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农业物联网和智能装备的研发与产业 化,形成覆盖全行业的物联网示范集群。在工业领域,以政 策引导、资金支持、优化服务、营造生态等手段强化工业互联网高端供给,通过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提供基础支撑,依托东方国信、用友、航天云网等多个头部工业互联网企业进行平台赋能,并积极推进顺义、海淀、朝阳等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在服务业领域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实现停车场区块链电子发票收费、 开票自动一体化,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数字化教育成果有力支援全国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杭州市——以电子商务抢抓新业态新机遇。杭州市具有较强的产业数字化优势,已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商务、 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安防等产业集群,提出争创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将数字经济作为杭州发展主动力、主战场、主 引擎。一是持续做强电商等优势产业。随着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发展,杭州加快构建“天、铁、海、陆”一体智能物流体系,加速 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示范区等新电商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二是培育新 业态新平台。杭州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新产业领域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促进企业释放 大量岗位、人才需求,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布局云计算产业。杭州云计算发展迅速,根据 2020 年 7月数据,阿里云亚太市场占有率第一,份额是亚马逊和微软 总和。在阿里云引领下,包括海康威视在内的多个全球领先 云计算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共计为全国提供了 超过 70%的云计算能力。

  4. 启示借鉴

  纵观上述国外和国内典型城区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总结我区宜借鉴经验如下:

       产业数字化方面,一是注重政策引导扶持,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二是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物联网 基站、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等;三是支持数字化商贸发 展,如“宅经济”、跨境电商等。

  数字产业化方面,一是鼓励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 入;二是打造产业集群,建立数字经济产业专业园区;三是 梳理区域特色重点产业链,借鉴“链长制”实行一链一制、精准施策。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和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以“双区驱动”为契机,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建设,构建数字福田的“1+6+N”发展体系,即以“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先行示 范区”为 1 个发展目标,围绕“三大新引擎”、“三大产业”、“三大定位”,重点发展“数字新基建、数字新科技、数字新智造、数字新金融、数字新文化、数字新商贸”6 新数字产业,以数字产业培育、数字应用示范、数字技术服务、数字产业基地建设等 N 项重点建设工程,推进福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福田方案”。

  (二)目标定位

  争取利用 5 年时间,将福田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辐射力和示范性的数字经济发展“一区三地”,其中,“一区”是指国家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三地”是指全国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高地、全国数字产业融合应用示范高地、全国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引领高地。

  全国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高地。充分发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国家战略性创新平台优势,促进数字经济高端资源要 素集聚,完善高层次创新载体建设,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成 为基础数字科技创新高地,在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全国数字产业融合应用示范高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各领域数字化应用不断加深,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消费大数据、健康大数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 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迸发。至 2025 年末,基本实现规(限)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企业上云突破 5000 家,至少建成 1 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移动支付应用实现全覆盖。

  全国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引领高地。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政企数据流动、数据高效安全流通应用的政策制度、机制化流程制定方面先行先试。全面开展对数据确权、数据开放交易、数据交易、新业态监管等相关规则制度的预研。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各类数据资源和产业要素高效配置,形成适应 数字经济发展的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监管体系和制度环境。

  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努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明显优化,在突破数字经济新技术、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释放数据资源新价值、提升基础设施新能级、构筑创新发展 新体制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至 2025 年末,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 660 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10%以上,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三、基本原则和发展路径

  (一)基本原则

  1. 创新引领,数据驱动

  借助“高端集聚”、“深港合作”和“创新发展” 三大引擎, 提升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植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切实发挥数据对政府治理、 经济转型、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

  2. 特色发展,融合赋能

  发挥福田区在政府治理领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城区政府治理体系。把产业融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金融、 商贸、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支撑构建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3. 开放合作,主动有为

  立足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开放合作,主动加强 与港澳的数字经济合作,紧抓“三大新引擎”,进一步升级产业体系,增强中心城区活力,提高福田的创新力、引领力 和辐射力,加快培育发展开放型数字经济。积极推动制度创 新,探索数据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构建数字经济新型生 产关系,突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最大限度激 发创新活力。

  4. 培育业态,营造环境

  鼓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 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开展改 革试点先行,深化“放管服”创新,破除限制新业态发展的不 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营造 有利于新业态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


  (二)发展路径

  1. 抓实“数字新基建”,增强服务新支撑

  重点任务:把握“新基建”发展新机遇,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推动数字经济创新 和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快 5G 信号连片深度覆盖,积极谋划全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5G 网络在福田的规模化商用,打造全场景 5G 应用示范区。二是根据“中心统筹” 的定位,通过打造多功能智能杆道示范道路,带动全区道路多功能智能杆建设。三是建设湾区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打造支撑大湾区数字经济各垂直领域发展的基础架构与系统,提 供数字经济领域科研的基础算力。四是建设深圳数据交易所, 向社会提供完整的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数据资产管理和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先行探索数据确权、定价、 交易等要素市场化机制规则设计,引导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助力完善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发展举措:

  (1) 夯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加大 5G 网络建设力度。推进 5G 网络补盲、补弱建设,完善社区 5G 网络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加快推进5G 网络进区入户。依托全区市政道路、地铁、公交站点等设施,推进交通 5G 网络建设,实现全区交通系统 5G 信号全覆盖。加快 5G 技术在重点商圈、高密度社区、大型文化场馆等应用场景的布局,开展 5G 技术规模试验,推动 5G 在工业、交通、环境监测、媒体等领域的商用建设。打造“5G+8K”超高清区级融媒体中心和办公应用场景。鼓励区基础设施投 资平台公司联合电信运营企业及铁塔公司共同开展 5G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 5G 基站站址与相关通信机房及管线、电源等配套基础设施同步建设。至 2025 年末,全区 5G 基站数量和建设密度达到全市第一水平。

  ——大力推进多功能智慧杆建设。以深圳市智慧杆产业促进会为主导,配合市政府加速推动多功能智能杆相关规范及标准化文件出台。新建、改扩建道路统一规划和建设智慧杆。推进“一杆多用”智慧杆塔改造工程,整合存量路灯杆、信号杆、监控杆、电力杆、通信杆等各类杆塔资源,分批逐次投资改造为多功能智能杆,至 2025 年末,全区全面使用多功能智慧杆。

  ——推进 IPv6 规模部署。提升网络基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福田保税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等重点区域建设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全面支 持 IPv6 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全面部署支持 IPv6 的移动网络和固定宽带接入网络,扩容 IPv6 的出口带宽,新增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全面支持 IPv6,引导不支持 IPv6 的存量终端逐步退网。推动互联网应用示范。率先推进政务网站、新闻及广播电视媒体网站、国有企业网站升级,逐渐推进全区用户量大、服务面广的门户、社交、视频、电商、搜索、 游戏、应用商店及上线应用等网络服务和应用全面支持 IPv6。至 2025 年末,全区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 IPv6,IPv6 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居全市首位。

  


  (2) 加大物联网部署力度

  全面提升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 实现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产业园区、研发基地等业务需求重点区域的深度覆盖,率先建设低延时、高可靠、 广覆盖的物联网网络设施。升级改造无线、核心网络及配套管网运维系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全面增强 NB-IoT 的接入支持能力。推进物联网和公共通信网络的技术改造和演进升级,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设备管理、应用孵化、信息分发等应用集成能力。完成全域物联感知平台需求确认,对全 区物联感知设备进行摸底。推动物联感知系统上线运行,完 成全区物联感知设备数据接入指挥中心。建立物联感知系统 安全态势展示、故障事件报警、处置动向跟踪机制。形成物 联感知设备接口规范。支持围绕“智能城市新标杆”建设研 发物联网技术和开展应用示范项目。至 2025 年末,形成具有全国领先示范意义的 NB-IoT 规模化应用。



  (3) 统筹大数据基础设施

  ——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支持体系。制定区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服务、节能减排等相关标准,开展数据中心评 价评测机制,出台区级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探索与全 市全省全国数据中心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推进信息资源数 据交换体系建设,加强数据中心互联互通。探索政企数据融 合创新应用,健全政府、行业和企业数据共享机制。强化数 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人工智能研发和广泛应用提供海量数据应用。

  ——打造数据中心集群。统筹布局行业应用数据中心,重点围绕金融、物流、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教育、医疗等 行业建立面向粤港澳地区的大数据研发、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高等级、高安全的大数据存储和容灾等服务。加强重点 领域信息资源整合,通过集中存储和管理,加快环境保护、 健康医疗、就业、社会保障、能源、住建等重要领域数据库 建设,形成各类决策分析数据。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大数 据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全球龙头企业来福田设立区域型数据 中心。推动老旧数据中心改造和整合,适度引导数据中心集 约化建设。加快对高密度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以及液冷等新技术的研究,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新一代信息 技术对数据中心的新需求。



  2. 聚焦“数字新科技”,抢抓发展新契机

  重点任务: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领域前沿技术探索,通过政策引导、空间支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一是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高端科研项目,引进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和一批数字技术领军企业;二是推动海量数据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工具库等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夯实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芯片等核心环节,支持区块链共识机制、数据存储、网络协议、加密算法、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研发。三是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鼓 励平安科技、汇顶科技、大数云房网络、新荣耀等龙头企业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需求,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 关,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发展举措:

  (1) 巩固电子信息产业

  大力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 装备等领域的高成长性科技小巨人落地福田。推进新一代信 息技术相关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 换人,打造数字化车间,引导企业深度上云、上平台。巩固 华强北全球最大电子元器件市场地位,支持交易商向电子商 务、整体方案服务等方向升级转型。

  (2) 壮大信息服务业

  持续提升电信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支持发展智能光网络 和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光传输、光纤接入(FTTx)等技术。鼓励发展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相关的数据获取、 存储、分析与管理等关键技术,培育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发展云计算产业,支持云操作系统、新型数据库等基 础软件开发。支持软件与硬件、内容与终端、服务与应用一 体化整合,打造“软件+硬件+应用+服务”垂直一体化生态 体系。

  (3) 加快 5G 创新应用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引进一批优质的 5G 项目, 打造超级科创总部、5G 创新中心、5G+应用中心等专业特色楼宇。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5G 科技应用示范园区,发挥国家级未来通信高端器件创新中心、华强北 5G 生活体验示范街区平台优势,率先在 5G 应用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建设 5G 应用的试验田、5G 成果的展示区、5G 创新的策源地、5G 产业的生态圈。

  (4) 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依托深圳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服务中心,落实相关政策, 为发展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产业空间,引导辖区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研发、实验和成果转化,优先利用新一代产业园空间打造人工智能产学研用一体化集聚区。加大政务数据对人工智能机构开放力度,构建“1+1+10”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体系, 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水务、城管、应急等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促进人工智能与管理服务的深度应用。吸引一批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加强在政府部门试点,探索政务数据产权和共享开放机制方面的示范经验。

  (5) 打造国际科技信息枢纽区和大数据中心

  依托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示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高端科技产品和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加快深港科技创 新合作数字载体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和大 数据交易所在合作区落地,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大数据综 合服务平台、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展示中心等重大平台, 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探索数据资源跨区、跨域、跨境融合互通 和协同应用。

  (6) 推进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创新融合

  让能源基础设施实现“发-输-配-储-用”端到端可视可管可控的智能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发展,推动分布式智能供能系统在工业园区、城市社区、公用建筑和私人住宅的应用。 以多能源一体化的标准统一接口,打通泛能网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保障电、热、光伏三网智能协同优化。以应用场景以牵引,推动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储能等清洁高效能源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IOT 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模式的落地、产业的升级。推进工业机器人和三维打印等技术正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制造精度和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


  3. 推进“数字新智造”,形成发展新动能

  重点任务: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园、智能制造中心等园区,建成多个高度自动化、 智能化的“母工厂”、“黑灯工厂”示范基地,打造智能制造先 行示范区。一是采取“遴选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的方式,分阶段在赛意法、昱科环球、沛顿科技等制造技术能力突出的优势企业实施“母工厂”策略,对现有企业厂区进行综合改造、升级业态,建设楼下实验室母工厂、楼上研发 办公的制造业“总部+”综合体。二是出台政策鼓励重点片 区内有生产制造环节的企业通过“5G+工业互联网”的方式对厂区进行升级改造,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应用,打造 “黑灯工厂”示范基地。三是引进智能制造技术行业龙头企 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深化 5G、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发展举措:

  (1) 构建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导向,引进高层次科研项目、设备和 人才,推动数字科技企业建设创新体系,培育形成一批与金融服务、智慧城市紧密嵌入的创新集群。加快建设粤港澳大 湾区(深圳)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机器人国际检测认证 平台等重大项目,华强-上步片区重点布局智能终端和智能 装备产业链和研发中心,梅林-彩田片区建设“深圳智谷”。构建分布式科创区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强化公共技术服务支 撑,形成科创区整体合力和卓越品牌。

  (2) 布局重大创新载体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 5G、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国家级科学研究平台,推进国际量子研究中心、深圳市合众清洁能源 研究院、国际生物医药基地、深港国际科技园等载体建设。 支持数字科技企业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组织共建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活动。

  (3) 实施关键技术攻坚行动

  聚焦数字经济领域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整合全区科研 和产业资金,支持关键核心元器件、高端装备、基础软件等领域重大项目攻关。推进“科技悬赏”、部门和市区联动等 模式,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

  (4) 推动智能科技创新与应用

  推动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福田建立 深圳分中心,开展理论和产业化研究。引进新型智能硬件主题孵化器,支持核心元器件和产品研发,拓展智能硬件在交 通、家居、教育、医院、社区等多场景应用,建设湾区智能 科技引领区。


  4. 布局“数字新金融”,构建发展新优势

  重点任务:依托我区金融业优势,构建福田各阶段各应 用场景金融科技企业全产业链、供应链、研发链,加快福田数字技术与金融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应用,打造国际数字金融 中心。一是完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加大金融科技政策支持 力度,完善金融科技创新政策扶持体系。加快建设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台。深入实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探索以新兴技术赋能金融“惠民利企”。 以“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为抓手,引导金融科技企业重视研发投入,形成高质量创新成果。二是打造数字人民币示范区。全面推进数字人民币工作常态化开展,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应用环境,扩大数字人民币的试点使用范围,加快数字人民币产业园规划和数字人民币产业布局。开展全业态商户升级改造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商户数量与个人钱包数量 双增加,逐步培养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消费习惯。开展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试点应用,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可行方式。三是加快广东省供应链金融实验室的落地和建设,以“监管沙盒”为抓手推进供应链金融创新试点,在此 基础上探索打造供应链金融监管标准和服务平台,建设省级监管科技基础设施,为金融数字化创新提供标准、技术和数据支撑。


  发展举措:

  (1) 推动数字金融先行示范

  ——支持数字金融加快发展。设立数字货币研究院,打造以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为核心,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金融先行示范区。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产品营销、运营管理、服务体系、风险防控等创新, 打造数字普惠金融产业链。探索建设大湾区金融大数据平台, 积极争取建设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交易平台,为金融创新提供支撑。支持开展数字货币和移动支付的研究应用, 加快建成全国首个数字货币大厦、全国首个征信大厦等数字金融载体。打造跨境金融先行示范区,率先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实施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措施。

  ——探索法定数字货币技术应用。成立数字货币联盟,积极探索法定数字货币的创新应用,加强对技术路线、监管模式、运营体系的研究。加大数字货币底层技术研发和积累, 争取在区块链、数字加密、数字钱包、监管技术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增强数字技术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支撑能力。构建法定数字货币应用生态系统,积极探索拓展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助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适用于国内外支付、交易、结算、流通等各种场景。

  (2) 推动金融科技集聚发展

  ——建设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对标国际,促进金融科 技引领产业升级,集聚高端资本、人才和空间优势,全力将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打造为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核心引擎。 夯实国际金融科技集聚引领区、国际金融科技人才交流中心、 国际金融企业互联互通中心、国际金融科技研发培训中心战略定位,推动金融持牌机构及总部机构、金融科技企业集聚, 创新资本服务模式,营造金融科技创新氛围,加强人才培养, 加快载体建设,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名片。

  ——建设一批核心承载区。加快环中心公园金融科技产业带、八卦岭片区金融科技城、安托山片区大数据支撑中心 建设,打造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全国先行示范区。推动深港澳 金融科技联盟落户福田,持续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吸引 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探索建设国内首个 监管科技基础公共平台,与港澳联合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并率先试点,争取设立首个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打 造金融科技协同监管试验区。

  (3) 创新数字金融治理模式

  ——探索数字金融业务监管新模式。稳妥有序推进 P2P 网贷平台、私募股权风险处置,加强金融投资者风险警示,加快开发应用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监测系统。鼓励从业机构依 法建立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信用信息资源实 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积极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信用评 价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金融网络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防护 协调体系以及重要安全信息共享的协同运维机制,落实国家 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相关标准。

  ——推动“互联网+金融”治理模式创新。支持扶植互联网和金融商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发展,培育多元化行业治理主体,构建多层次的涉互联网和金融纠纷化解体系。建立健全在线诉讼规则、多维度技术查明、电子证据认证开示、 “失联找回”电子送达等多种审判机制,推动形成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新型审判模式。打好创新牌,通过改善环境、改造设施、出台配套政策,支持引导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等新业态聚集,努力成为全国金融创新产品研发和综合服务一流城区。

  


       5. 打造“数字新文化”,激发消费新活力

  重点任务:发挥福田文化高地优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 化战略,将数字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激发文化消费潜力的新引 擎。一是实施“数字文创精品工程”,通过出台政策对精品原创影视文学作品进行引导激励,加强数字文化原创能力建设。二是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 字技术“活起来”。三是对外积极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引进文化大数据示范工程等项目落地福田,对内支持高水平数字出版基地及数字文化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链条完善、创新要素集聚、配套功能齐全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区。四是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设计师创新孵化基地,面向国际 一流时尚设计师和初创品牌提供数字技术保障、产业数据库、数字发布以及空间保障等配套服务,持续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五是提升福田时尚产业数字化水平,持续优化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特色街区品质,打造文化、时尚、科创等多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典范。发展举措:

  (1) 发展数字内容产业

  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支持数字新媒体、数字影音、 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听、数字广告等数字内容集聚发展,加强粤港澳数字内容产业合作,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引导工业设计、建筑装饰、时尚 产业、文创展览、创新设计等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 定制化方向转型,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等项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展示、发布、交易平台。

  (2) 推广数字媒体技术

  推动内容和技术装备协同创新,支持内容生产技术领域 向沉浸式体验等新模式提升发展,大力研发数字艺术呈现技术,提升艺术展演展陈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应用水平。 坚持技术创新驱动,以“5G+8K+AI”等为核心技术手段,建设国际领先的全智慧新闻传播技术应用场景。推动虚拟现实 技术等在动画设计和影视制作领域的集成应用,支持全息投影在娱乐传播等方面的应用,促进电竞赛事、电竞直播等新 商业模式健康有序发展。

  (3) 推动专门专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数字技术、数字创意在商务会展、会计律师、咨询 设计、专业技术服务、科技研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管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教育服务、旅游休闲等领域应用, 提升专门专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服 务方式,培育数字化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6. 培育“数字新商贸”,挖掘增长新潜力

  重点任务:依托我区商贸大区优势地位,推动传统商贸 企业数字化转型,引进更多数字化新零售企业,建设 1-2 个样板数字商圈,打造湾区数字商贸强区。一是加强引进互联网新零售企业。加强与国内龙头电商、互联网零售独角兽如 滴滴橙心优选、叮咚买菜等企业对接,推动其全国或区域总部落地我区,积极推动“曼哈购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二是开展数字商圈建设。联动辖区卓悦中心、中航城天虹等重点 商圈加强数字技术运用,利用数字化手段为商圈运营赋能,打造智能化、智慧化的数字商圈。三是出台政策吸引跨境电商集聚福田区,同时加快建设跨境电商查验中心,推动我区 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四是顺应八卦岭片区网红经济基础, 培育优质网红运营机构,积极打造专业化直播电商基地,推动直播赋能优势产业,为意向企业提供运营管理、流量支持、 店铺装修、物流配送等线上营销培训。

  发展举措:

  (1) 做优电子商务

  促进电子商务平台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支持电子商务 与金融、物流、旅游、教育、健康等领域深度融合,不断扩 大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深化电子商务移动化,鼓励探索安 全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拓展移动支付业务。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加快跨境电商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等综合服 务体系的建设,加快推进保税跨境电商业务在福田保税区落地。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海内外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创立福田自有品牌、自有企业。

  (2) 推广智能仓储

  支持物流仓储企业应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实现货源、车辆、仓储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交易,开发并应用面向中 小物流企业的智能物流信息云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物流,发 展仓配一体化服务,发展智慧物流园区、无人仓、无人车、 无人机、无人智能柜等新一代智能物流设施,探索供应链数 字化协同发展“无车承运人”模式。

  (3) 打造智慧商圈

  开展特色商业街区创建工程,推进华强北消费电子特色 商贸功能区建设,加大商圈内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商圈数字 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商圈内信息互联互通、消费客户资源共 享,提供客流疏导、信息推送、消费互动、物流配送管理、 商圈运营管理等服务,实现配套管理服务全面智能化、数字 化转型升级。推进商圈 O2O 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商圈对接各类主流电商平台和营销工具,整合实体商家产品和服务,引 导商圈线上线下消费。

  (4) 推广数字化新零售

  积极发展体验消费、数字消费、社群消费、分享经济、 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消费购物 体验向社交平台、互动媒体等转变,满足社交化、情景化和 智能化的购物体验。设立新零售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基于数 字技术的无人超市、智慧零售、智能便利店、自助售货机等 新零售项目推广力度,创新多元化商业模式,探索集“网上 商城、微信营销、App 应用、线下商店”于一体的全渠道经营模式,培育一批新零售知名企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线上 线下融合的示范街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福田区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 小组,统筹推进规划确定的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应用系统部 署、重大项目建设等各项任务,对实施进度及质量进行跟踪 分析与监督检查。建立分工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 工,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健全 决策咨询制度,组建“数字福田”专家咨询委员会,参与福 田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咨询建议。

  (二)强化智力支撑

  全面落实“福田英才荟 2.0”计划,完善多渠道、多形式人才住房配租方案,积极吸纳数字经济建设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军人才,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建设高层次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技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人才职业技能在线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支持引导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探索“数字工匠”培养模式,面向大湾区城市群定向招用、培养、提供专业人才,建设数字经济人才集聚新高地。

  (三)加大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对数字经济建设的资金保障力度,将数字经济 建设投资纳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以 PPP(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等模式参与数字经济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 资为主体,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各方广泛参与的数字经济建设投融资模式。加大对数字经济建设经费使用的管理力度,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创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激励、 科技成果转化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四)强化统计监测

  探索开展针对数字经济新领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专项统计研究,明确统计口径,构建符合福田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的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全国城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研究。建立数字经济统计监测机制,对责任部门的年度目标、指标和任务等实施情况进行科学和动态评估,制定发布福田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科学评估建设成效。梳理福田政务监管事项目录清单,通过政务服务网、服务热线、呼叫中心、 政务 APP、微博、微信等渠道搭建公众监督平台,建立公众参与监察、评价的管理体系,推动政务服务监管工作标准化、 规范化。

  (五)营造发展氛围

  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及安全可靠、开放包容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涉及数字经济建设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设立门槛, 着力消除阻碍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各种行业性、经营性壁垒, 采取包容审慎监管。通过数字经济专栏专题、科普读物、专家讲座等形式,全方位开展数字经济建设工作和建设成果的 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引导全社会认知并参与数字经济建设, 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点赞

收藏

转发

手机扫码查看/分享
为你推荐
2000万
产业专项
申报日期: 2024-03-28 / 2024-04-24
27天后截止
订阅通知 立即申报
1000万
科技创新
申报日期: 2024-03-22 / 2024-04-08
11天后截止
订阅通知 立即申报
1000万
科技创新
申报日期: 2024-03-22 / 2024-05-08
41天后截止
订阅通知 立即申报
1000万
产业专项
申报日期: 2024-03-01 / 2024-03-31
3天截止
订阅通知 立即申报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